索引号: msqrmzf-2021-00314 发布机构: 明山区人民政府
信息名称: 明山区政法系统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活动第二批承诺事项 主题分类: 通知公告
发布日期: 2021-06-24 成文日期: 2021-06-24
废止日期: 文 号:
关键词:

明山区政法系统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活动第二批承诺事项

发布时间:2021-06-24 13:59:24 【字体:


 

按照《明山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实施方案》要求,为确保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向纵深开展、取得实效,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全区政法单位坚持把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作为教育整顿的重要内容,聚焦主责主业,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,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。具体承诺事项如下:

一、明山区委政法委

(一)项目主题:更换溪博线沿线护栏

内容:在溪博线高峪段更换破损护栏

措施:协调相关产权单位更换铁路护栏4公里,有效防止相关路段行人横越铁路线问题的发生

预期效果:确保铁路沿线行车及行人安全

(二)项目主题:开通村民“农业生产民生路”

内容:定期开放牛心台街道办事处上牛村砬崴子道口。

措施:协调铁路管理部门对牛心台街道办事处上牛村砬崴子(溪桓铁路20公里处)道口定期开放。

预期效果:方便当地农民进行农耕生产。

二、明山区法院

(一)项目主题:立案受理“一站通办”服务

内容:立案材料齐备的一次性予以立案;立案材料不全的立案申请,一次性告知当事人补齐。对辖区内老幼病残弱等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,提供上门诉讼服务。

措施:依托“诉讼便民八项措施”等工作开展此项活动,加大推广力度。由立案庭工作人员具体落实。

预期效果: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高效、便捷,提升群众满意度。

(二)项目主题:为涉特殊群体案件开设绿色通道

内容:对涉农、涉企、涉民生等特殊群体的案件开设绿色通道。实行繁简分流以实现快立、快审、快结,提供高效、便捷的司法服务。

措施:依托“诉讼便民八项措施”等工作开展此项活动,加大推广执行力度。

预期效果: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高效、便捷;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

三、明山区检察院

(一)项目主题:送法进农村、进社区

内容:组织普法队伍,到韩家村和合适的社区进行普法宣传。

措施:组织宣传队,进农村、进社区为群众普法。

预期效果:农村、社区群众法律素质得到提升。

(二)项目主题:做好公益诉讼工作

内容:充分发挥公益诉讼在环境保护、维护公益、权益方面的突出作用。

措施:与区文旅局对全区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实地调查走访,联合区文旅局对全区不可移动文物开展保护工作。

预期效果:明山区不可移动文物项目得到有效保护。

(三)项目主题: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

内容:通过各种形式向全区未成年人开展法律宣传。

措施:通过抖音直播、“送法进校园”方式开展。

预期效果:未成年人法律素质得到提升。。

(四)项目主题:召开检察听证会议

内容:开展检察听证宣传活动。

措施:组织干警开展检察听证普法宣传活动。

预期效果:加强检察听证宣传,提升民众对检察听证的知晓率。

四、明山公安分局

(一)项目主题:服务老年人六项举措

内容为老年人提供服务。

措施

1、开展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建设在全区3个派出所窗口开展综合服务,为群众提供户政、车驾管、出入境等三大类75项个人事项的“一窗通办”,老年人就近就能办成绝大部分公安办事事项,方便老年人就近办事、“一站式”办事。

2、推行公安窗口适老化服务。在公安服务窗口张贴“老年人优先”提示牌。等候区设置老年专座,张贴明显标记,并配套防滑垫、保暖坐垫等暖心服务。通过导办等形式建立老年人优先办理“绿色通道”。新建、改建公安窗口的,必须同步建设无障碍设施,方便老年人出入。

3、保留窗口传统服务方式。提供申请表格自助填报、代填服务。证照工本费等缴纳,保留使用现金传统支付方式,为老年人提供微信代收等多种现金支付转换手段,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现金支付。

4、为老年人办事提供数据支撑。对未随身携带有效证件的老年人,通过电子身份证、网上查询等方式,容缺办理部分户籍业务、车驾管业务。换领补领身份证的可直接复用2年内曾经办理过的居民身份证照片,无需重新拍照或提交照片。

5、丰富网办宣传形式。在“明山警事”推出网办业务推介专题,通过漫画、视频等形式,介绍网办业务的具体种类、适用范围、提交材料、办理流程等,以老年人便于接受的方式,帮助老年人熟悉公安网络办事渠道,更加省心、省力办事。

6、加强老年人社区关爱救助。向老年人公布社区民警、辅警电话,在应对处置突发事件中提供救助服务。运用大数据、人脸识别等手段,开展老年人防走失及查找、身份甄别服务。强化独居老年人精准服务,以80岁以上、孤寡老人及患严重疾病老人为重中之重,组织社区民警、辅警、网格员会同民政、卫健等部门及社区工作人员,定期入户走访,及时掌握需求。

预期效果: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、更贴心、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。

五、明山区司法局

(一)项目主题:出台便民举措,提高公证服务质量

内容:出台切实可行的便民措施,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公证服务。

措施:

1、 公证咨询便民:积极适应新时代网络特点,广泛开展电话咨询,微信咨询等新媒体互动咨询,做到咨询便利。

2、公证受理便民:窗口专人受理并有明确的受理回单,明确告知受理的公证事项的办理程序和步骤,受理、办证、出证跟踪服务制。

3、公证办理程序的便民:公证勤跑腿,群众少走路。除办理中必须提供的身份证明外,其他证据材料的调取、核实由公证处承担,当事人提供信息即可。

4、公证证据提供规范化便民:直接可以认定的证据材料目录化,清单化,不让当事人猜测,力求清楚、明白;需要相互佐证认定的证据材料,能否起到证据作用及时回馈当事人,并告知如何补充。

5、公证办理时限自我约束:在原十五个工作日出具公证书的法定时限内,针对有急需办特事的当事人,无需调查核实的单方公证事项,出证时间压缩为二个工作日内,需要调取证据核实的公证事项,在证据材料核实完备后七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。

6、公证文书送达便民:从以前的坐等上门拿取公证文书,做到快递、邮寄,直接发送使用部门等便民措施。

7、广泛开展预约便民服务:针对当事人办理复杂公证事项不能一次到齐,不能随来随办的情况,推出定时预约服务,分散预约服务,当事人可以分次分时办理。

8、收费便民:90周岁以上老人可以免收公证费,80周岁以上老人可以减半收取公证费,70周岁以上老人办理遗嘱公证可以减免公证费,残障人士可以减免公证费,低保人群可以减免公证费。

9、特殊群体便民:针对孕、残当事人提供上门公证服务,提供辅助工具(眼镜、助听器)服务。

10、延时服务:工作日每日延时服务一小时,下午18:00下班;周六加班8:30——16:00。

预期效果: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公证服务,建立健全便民服务长效机制,实现便民工作常态化,实现“零距离”公证服务,树立公证行业新形象。